首页 / 列表 / 正文

返回至列表

张俊杰:探索城市既有高层建筑与高密度核心区存量更新——CTBUH 2021全球大会深圳站

2021-11-11




1.jpg


2021年11月11日,中国建筑学会高层建筑人居环境学术委员会作为支持机构,以“未来城市:应对碳、气候和社会危机”为中心主题的CTBUH 2021全球大会深圳站在深圳湾1号云颂公益音乐厅顺利举行。大会汇聚数百名行业专家,以区域性的对话指导引领这一全球性话题,重点关注高层建筑在未来城市建设中面临的重大挑战,就高层建筑对碳排放的影响、建筑环境中的社会公平、建筑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韧性建筑、气候变化下的城市韧性等方面展开分享和研讨。


开场致辞


2.jpg


中国建筑学会高层建筑人居环境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总建筑师张俊杰受邀出席大会并发表开场致辞。他谈到,城市承载了全球超过一半以上的人口,高层建筑所在的城市高密度核心区往往作为经济密度最高、物质空间形态和社会活动最集聚的区域,是城市竞争力与城市形象的有力代表。国内大城市的既有核心区历经改革开放43年城市化的快速建设,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功能单一、交通拥堵、形象与业态老化、产业竞争力下降、人性化程度较低、环境品质不高、能耗较高、城市韧性不足等问题,当下高层建筑与高密度核心区担负未来有效提升城市竞争力、以人为中心的高质量发展要求,面临“双碳”建设和盘活存量等挑战,需重点关注以下三大重点,并逐步加以探索和实践。

一、行业政策观点引领发展趋势。9月10日,住建部印发关于“城市常住人口规模与超高层建筑高度限制的限高令”。10月29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自然资源部领导指出未来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会更加突出,将从多方面推动建设用地节约集约高效利用(1)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建设用地总量和布局的合理管控,大力推动城乡存量建设用地的开发利用;(2)注重推动城市更新,优化产业结构,形成政府和社会全面关注存量、盘活存量的工作格局;(3)加强土地使用标准和节约集约用地的评价,强化源头控制,势在必行。

二、“双碳”这一全球热点带来新机遇与新挑战。“联合国气候峰会”将如何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全球变暖列为未来关注的热点。目前国内建筑耗能已超过工业能耗和交通能耗,占据整个社会终端耗能的38.6%,高层建筑与高密度核心区作为建筑能耗、碳排放与热岛效应的集中区,起着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作用,“绿色低碳、盘活存量、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建筑全生命周期降耗减碳、强化综合评价体系与考核目标任务落实情况”,将成为未来有效推进高层建筑与高密度核心区双碳建设的关键。

三、以人为本,多策略驱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城市高层建筑与高密度核心区率先将人的需求和人的发展作为关注核心,营造“以人为中心”的高品质环境和完善的公共设施,力争将“人人都能切实感受温度和拥有归属认同”的美好愿景转化为现实图景。城市作为生命体,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5G通讯等信息技术手段,系统赋能现代化、精细化城市治理,打造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安全的韧性城市。同时,通过对城市规划设计、更新、运营等一系列的研究与实践,以土地集约化利用、复合功能打造、高效便捷综合交通系统与站城一体综合开发等策略,推进新时代高层建筑与城市核心区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高层建筑改造与城市更新研讨会


3.jpg


在当天高层建筑改造与城市更新”研讨会上,张俊杰基于城市既有高层建筑与高密度核心区存量更新,分享专业观点。他谈到,城市化演变发展至今,建筑师们机遇与挑战并存,需紧紧围绕以下四大方面共同探索,寻求新思路与实践路径。

一、重点关注“公共性与开放性”。更新改造应注重不同收入人群及年龄人群的需求,建设由单一功能转为复合功能的高品质公共环境与公共设施,推进老龄友好、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始终贯彻“以人为中心”的理念,打造全时服务、全民服务。

二、打造便捷高效、智慧赋能的交通出行方式尤为关键。纵观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国际城市,在高密度核心区中,关注轨道交通线网、站点密度,建立与更新开发强度相匹配的、大容量的公共交通,加大地下空间的利用率,缓解地面交通的压力,从而打造多维空间、多层次的立体聚合交通体系,结合大数据和智慧研判,营造一个适合多重交通需求的多维交通新环境。

三、绿色低碳高品质环境营造始终是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与趋势。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中提出,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低碳发展为关键。基于“双碳”意见指引,在高层建筑与高密度核心区改造与更新过程之中,从政府层面到建筑全产业链,未来将以“深度调整建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节能低碳建筑和加快优化建筑用能结构,积极推进城市建设和管理模式低碳转型”作为重点工作和研究方向。

四、涉及到既有建筑历史文化等层面的更新,应以运营为导向,积极创造“有温度”的新旧共存。如何盘活存量、创新业态;做优增量、增强区域活力魅力,实现既有建筑活化利用、营造高品质的新体验场所将值得建筑师们共同加以关注和思考。



伴随着城市新一轮发展以及“双碳”政策的指导推进,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开发企业、设计单位及相关全产业链的城市建设者及运营者,需在“营造绿色低碳、智慧赋能、高品质宜居的城市目标”中达成共识,充分调动多专业协同、跨领域合作,将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以期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跨越和突破。





近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