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列表 / 正文

返回至列表

绿建访谈 | 杨明:关注使用者的长期体验感受,实现建筑可持续发展目标

2023-01-13



1.jpg



 个 人 简 介 

1675733989(1).jpg

杨 明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总建筑师

  杨明,长期致力于城市绿色更新、工业遗存更新改造和城市公共文化建筑的工程实践与研究。关注基于“用”的场所特征和公共价值呈现,主张以“自然因应”的方式生成具有长期使用适应性和日常仪式感的良好建筑,促进建成环境品质的可持续迭代提升。曾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遗产保护杰出奖、亚洲建筑师协会年度保护更新类建筑金奖、美国AAP规划金奖、欧洲A′Design Award建筑设计银奖、美国IAA展览类项目奖,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一、二等奖,全国勘察设计一、二奖,全国建筑创作奖、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二等奖等荣誉。


 访 谈 


  从“建筑节能”到“绿色建筑”再到“绿色低碳城乡建设”,中国的绿色建筑发展走过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请问您是怎么看待绿色建筑发展的?


  在当下,努力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是全社会节能减排的总体目标。作为一名建筑师,在设计实践中往往是以建筑的绿色节能和生态友好作为打造绿色建筑的具体行动方向。个人觉得,“可持续建筑”的提法应该与建筑师的创作目标与结果期许更契合一些。建筑师以人为本,通常不只关注建筑的能耗、碳排量等绿色数据,更关注使用者的长期体验感受。

  举例说,我们的“天宫号”空间站足够科技、足够节能,北京山顶洞人遗址也足够生态、足够节能,但这两处都不会是大家认知中的理想居所,原因是这其中暗藏着一对矛盾。从人类发展的角度来看,更舒适的生活与更高的能耗有着同向关系,以单纯减少能量使用作为达成幸福生活目标的路径是不大现实的。因此,在工程实践的过程中,建筑师更应着重关注能源的消耗方式是否有效提升了使用者的舒适感受。现有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更多还是从硬件控制的角度关注设备设施的节能减排,反而相对忽略了长期有效使用这一点。

  由此出发,我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绿色设计也有一些自己的理解。建筑从建造到使用再到破败,熵增是不可逆的,能耗增长不可避免。为此,建筑师要做的是对建筑的能耗方式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控制。通过基于使用需求的目标性设计,合理分配能耗,尽可能延长建筑的有效使用寿命,减少全生命周期中各个环节的能耗和碳排总量。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所谓“绿色建筑”应能够通过设计的适宜高效,实现使用上的可持续和“性价比”的平衡。建筑的“性价比”概念看似通俗,却应成为衡量建筑是否“绿色”的重要指标。这需要业内各领域通力合作,从“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整体视角来进行观察思考。

  绿色建筑的发展是由量化技术领域率先发起的,经历过一段通过设备设施的添加或专项标准的提升来实现建筑“增绿”的时光,这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非适用性能耗的增长。时至今日,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我们要站在最终使用的角度来评估绿色建筑的意义和实施逻辑。只有真正提升了生活品质、真正有助于建筑可持续利用的那些理念、技术和设施,才是节能减排工作所需要的,也才能真正支撑起使用意义上的绿色建筑。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不同时代及地域影响下,呈现出不同特征。当前,城镇化高度发展,城市用地日渐狭促,您觉得未来城市高层建筑将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一些超大空间的公共建筑又会以什么形态体现呢?


  我们在讨论“城市发展”话题时,通常默认的前提是:城市是人们所向往和追求的。这就意味着未来的城市建筑一定会更高、更密、功能也更加复杂,这是“城市”作为人群集聚体发展的基本状态和规律。

  从这个意义上讲,限制建筑的建造高度只能是短期权宜之计,最终还是要屈服于城市可建设用地日益匮乏的发展趋势。虽然在许多科幻电影中会看到大量的地下城市,但那应该只是建筑在向上发展遇到外界阻力之后的备用选择。更可能的方式还是在有限的土地上空探索新的技术和空间组合方式,尝试将更多的使用功能抬升到高空中。

  我们团队目前正在与CAAU合作设计建造的深圳宝安公共文化艺术中心项目就体现了这样一种可能的开发方向。它在城市用地高利用率的诉求下,将常规低平布置的博物馆、美术馆和演艺中心进行了高层化组合,打造了国内最高的专业性博物馆,形成了一座极少见的百米高层纯文化建筑。今后随着城市建设的深度开展,城市土地的供给会更趋紧张,这种高层甚至超高层建筑复合各种非传统功能的情况也会愈发常见。


3.jpg

4.jpg

深圳宝安公共文化艺术中心效果图

  深圳宝安公共文化艺术中心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既是一座集最新展馆设计理念、绿色生态技术与高科技互动体验为一体的多维信息平台,也是展现未来城市更新愿景的巨幅都市画卷。建筑包含了博物馆、美术馆和演艺中心功能,基于中心城区土地高效利用的需求,这些高大空间场馆被组合成一座极少见的百米高层纯文化建筑,将呈现国内最高的专业博物馆。


  和向上生长的高层建筑遵循同样的逻辑,水平展开的超大空间公共建筑的出现也始终暗含着人类对城市观念的无限信心和对自身对抗自然能力的崇拜纪念。因此,只要工程技术持续发展并伴随着社会财富的积累,超大空间公共建筑就会继续以我们想象不到的方式涌现出来。而在另一方面,对超大空间公共建筑可持续利用的需求又将促使他们被改造或以新的生产方式来呈现。在可预见的未来,他们将变得更加丰富多样,或是空间功能更加复杂,或是与其它建筑结合得更加紧密,最终走向高频度的日常化使用是必然的趋势。

  就比如体育馆类建筑,今后将不仅仅以类似奥体中心的专业组团形式出现,还更可能与住区结合,成为以日常生活为主导的大型综合社区的配套建筑。为了解决体育场馆在特定赛事后持续利用的问题,改革开放初期就有过将家具城搬进体育馆转换日常使用方式的尝试。在当下,面对单一功能超大空间公共建筑走向多元功能融合的发展趋势,在建筑策划的早期将功能类型、建设条件、运营管理模式拆解分析透彻,变得比单纯的建筑设计更为重要。外围利益相关方关于高效使用土地资源的要求越明晰,反而越能激发建筑师的灵感,从而促使其在超大空间公共建筑或是前面提到的高层建筑的设计中进行不断创新。毕竟建筑师更擅长的依旧是空间形态组织,有足够的竞争心、创造力和技术准备来满足使用者和开发方的各种新需求。


  城市更新是目前越来越热的建设话题,对延续城市人文历史、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都很有意义,您在这方面有哪些自己的实践体会?


  最近十多年来,我国建筑业从以发展新建建筑为主,逐渐向新旧建筑并重的城市更新模式转向,这是城市建设用地趋向长期紧张、可持续发展理念价值显现的必然结果。城市更新,本身就是一个适应需求变化优化迭代的持续性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建筑的功能会不断叠加,与区域周边其它建筑的互动与联系也越来越强。新旧建筑交织聚落,最终会逐渐脱离自上而下的城市功能区划限制,生长形成以日常生活为基础的城市功能区。这些来自生活实践的变化和需求会孕育反向的市场力量,推动城市管理政策的优化发展,将城市更新过程变得更加丰富和可持续。

  作为处在这一波城市更新浪潮中的建筑师,我们对这一工作的认识在过去十多年的实践中经历了从“钩沉历史,利旧为新”到“面向未来,塑造历史”的认识提升。大约八、九年前,我们团队承接了南京下关电厂码头的改造工程。那时候电厂刚拆除,码头只是长江大堤外一块废弃的水泥平台。在区政府的支持下,我们利用现场保留的水泵房、变电所和燃煤传送带等工业遗存做了些民用化改造,将这块小小的场地转变成了电厂遗址博物馆和社区日常活动的广场,在当年一举获得了亚建协年度改造利用类建筑唯一的金奖。下关电厂码头改造项目虽然小,但它很好地诠释了绿色设计中常用的“3R”原则——Reduce、Reuse、Recycle,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新的索取,从节地、节材到整体节能都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经失去既有功能的旧建筑通过适当的内容植入和有针对性的改造设计,也可以很好地融入当下的生活,从而实现空间寿命的延续。

  象这些对既有建筑的改造利用,本质上讲都是在回应城市更新所依托的空间资源高效利用的理念。在城市用地日趋紧张的背景下,这样的价值导向和应用探索,近几年已经拓展到了对新建建筑的设计思考中。立足于建筑的全生命周期视角,以未来定义当下,在建设之初就为将来的更新活动预留弹性的空间技术条件,正日渐成为一种展现最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绿色建筑设计趋势。无论是目前流行的混凝土预制装配、合成木构建筑,还是灵活的模块结构体系,都是这一趋势的反映。

  2020年,我们团队在崇明岛设计建造了第十届中国花博会世纪馆,尝试对这一理念进行实践。世纪馆项目以覆土建筑的形式呈现,通过合理利用场地自然属性并与和被动式绿色技术相结合,实现了1.7万平方米屋顶覆盖下的建筑自然通风与采光,达成了美国WELL标准的预金级认证。除此之外,它特别根据建筑在会后可能的功能策划进行了预先设计,并据此结合会期内的应用情况制定了“主体+替换单元”的建造组合方式。以永久存在的混凝土连续拱壳屋面加外围摇摆柱作为建筑主体,以可替换的轻质“独立展厅”单元承载使用功能,从而既达到了在会期内为后置的展陈内容提供足够的空间宽容度,又保证了会后改造时新旧功能单元替换的最大灵活度,成功实现了“可持续”更新设计理念在新建建筑中的应用


5.jpg

6.jpg

第十届中国花博会世纪馆细部

  世纪馆是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的两大永久馆之一,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获得了美国WELL标准的预金级认证。建筑全面实践了绿色可持续的设计理念,展期内临时场馆空间均为易拆卸的轻型结构,而展后永久利用的主体结构则采用了创新的节材技术。翼展280m的连续屋面拱壳是全国最大的自由曲面预应力混凝土薄壳结构,厚度仅为250~500mm,通过结合巷道通风、导管采光等被动式绿色技术,完美展现了景观式覆土建筑的气候适应特征。


  在业内,我们常常听人说要建“百年建筑”。应该认识到的是在这100年中,建筑的使用功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身份变化比我们想象的更快,持续的更新活动不可避免。秉持这样一种发展的眼光,我们现在对于城市更新概念的理解更加真实开放。在进行项目实践的时候,已经能够让在手的更新设计工作逐渐摆脱不断回头看的束缚,主动转向重点关注当下、大胆预制未来的前瞻状态。


  您曾说建筑师是“带着镣铐跳舞”,建筑师与使用者对空间功能的期待不尽相同。那么,建筑师应当如何通过调整,既延续建筑师的设计理念,又平衡好自由意志、行业监管与使用需求之间的冲突呢?


  应该说建筑师和使用者之间从来不存在真正对立的矛盾。建筑的设计理念和空间设计成果总体而言都是围绕着使用者建立和展开的,使用者的需求才是激发建筑师灵感的最根本来源。

  真正和建筑师的自由意志相冲突的是行业中没能把使用者的真实需求放在核心位置的种种状态。包括对个人权属空间使用方式的过多行政干涉、对建筑师专业责权能力的制度性怀疑、失去质量服务核心的工程总包制度、几近文盲水准的个体施工技术底线,还有必须过关但其实并不真正关注使用者的各种专业咨询评估等等,他们才是禁锢在建筑师身上的真正镣铐。对于这些挑战,在当下的工程实践中并没有很好的办法可以真正去克服,妥协是唯一的途径,区别只在于建筑师看待妥协的态度是积极还是消极。如果能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相对良好的心态,做到越挫越勇,那么即使是“带镣起舞”,也有可能舞得精彩。我很期待建设行业能有更宽松、可靠的环境,支持帮助建筑师为城市更多元、更高效、更可持续的发展贡献出最大的力量。


 杨明团队部分成功展示 

世博会博物馆

  世博会博物馆是上海第一座获得国际组织授权的专业类博物馆,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设计以“永恒的瞬间”为理念,通过历史河谷和欢庆之云两大组成部分的空间、材质对比,打造了一座记刻时间的容器,回应了人类对历史与未来的美好想象。项目秉承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空间开放包容,为市民提供了一处国际化的城市文化客厅。

7.jpg

8.jpg


南京下关电厂码头遗址公园

  南京下关电厂码头遗址公园位于中山码头长江大堤外侧,建筑面积0.35万平方米。针对这块电厂搬迁后遗留的城市飞地,设计以”沟通“为目标,利用场地内残留的水泵房、变电间、运煤皮带等空间遗存物改造出了电厂遗址博物馆和社区活动广场。该项目2016年获得亚洲建筑师协会年度建筑保护更新类唯一金奖时,得到的评价是“成功地将历史遗迹重新带入当下生活…”。

9.jpg

10.jpg


长春拖拉机厂更新改造规划

  长春拖拉机厂更新改造规划占地35公顷,获得了2019年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Award保护更新类建筑奖。工厂停产后,原有厂域被整体划为文物保护区域,历史空间肌理虽然得以保留,但同时也带来了发展迟滞的问题。设计以"塑造记忆的未来"做为更新规划的目标,把打造遗存空间在未来的多样化使用作为途径,通过建筑的媒介作用将拖拉机厂的历史信息和作用突显出来,扩大了其在未来区域发展中的积极影响力。

11.jpg

12.jpg



媒体报道:https://mp.weixin.qq.com/s/4al-TUYQy4QBl5c5rskzwQ


近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