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列表 / 正文

返回至列表

当代建筑 | 枢纽的边界——面向未来的空港枢纽建筑设计

2023-01-31


作 者 简 介


1.jpg

郭建翔 | Guo Jianxiang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2.jpg

阳旭 | Yang Xu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空港院总监助理



摘要:本文基于空港枢纽建筑设计发展趋势,从创新驱动下边界的消隐、社会性空间的持续强化、“后疫情时代”下的交通建筑、节点整合下的边界控制四个方面出发,探索了枢纽边界从形成到消融的过程,打造了符合时代精神的未来空港。

关键词:枢纽;边界;消隐;扩展


以综合交通枢纽为代表的交通基础设施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交通建筑的最高形式,对当代城市的形态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基石。

在过去的十余年中,我国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指出,“十四五”期间,我国重点优化提升20个左右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服务功能,加快推进80个左右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目前,我国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建设仍在蓬勃发展中。

在综合交通枢纽体系中,空港枢纽因其超大半径的辐射强度成为经济活动全球化、物质交流便捷化的一种外在体现,是城市功能和文化气质的浓缩舞台,是最能反映时代进步发展的建筑类型。枢纽城市逐渐演变为国家城市体系中的重要节点,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目前的枢纽规划中,还存在诸多需要进一步提升的方面:

1)实现枢纽内部边界的融合,提升旅客体验。在当前的枢纽规划设计中,不同交通类型,甚至不同管理界面、不同安检等级之间存在较为鲜明的场站边界,建筑师需要思考如何打破边界使空间融为一体,从而使旅客在枢纽内部实现无边界出行。

2)打破交通与人文的功能边界,实现情感共鸣。在过去的枢纽设计中,建筑师更加强调交通换乘的高效,枢纽更像是一台高效运作的机器。随着枢纽类型的发展,其文化属性和社交属性也越发强烈,因此打破交通与人文两种功能的边界,能够让旅客有更深的情感共鸣。

3)消弭生态与健康之间的边界,打造健康枢纽。在“后疫情时代”的今天,人们对于枢纽健康出行的需求越发重视。建筑师需要站在更加宏观的角度看待枢纽设计,将过去强调“四节能一环保”的单一维度转变为枢纽低碳运行、旅客健康出行的多维度。

4)消融枢纽与城市之间的边界,打造枢纽城市。由于历史原因,许多机场往往建设在城市郊外,成为远离城市的孤岛。在枢纽边界与城市边界越来越模糊的今天,建筑师更需要从融合城市的角度出发,实现城市孤岛向枢纽城市的转变。

随着枢纽尺度的不断演进,现在的空港枢纽越来越多地被看作同一穹顶下的微型城市。建筑师更应该用城市设计的眼光,在技术引领、设计赋能下,关注枢纽边界的持续消隐与扩展,从强调枢纽内部运行的高效组织转为更加强调枢纽的城市性,以枢纽边界的消隐、社交空间的强化、低碳美学与健康枢纽、城市边界的消弭为着眼点,创造多维的“枢纽建筑学”。


1 从流程到旅程:创新驱动下边界的消隐

航站楼在发展初期与常规公共建筑并无本质区别,随着航空器技术的进步和年旅客量的增长,其逐渐演变为承载数千万年旅客量的巨构,而由此产生的安全和管理需求促使航站楼内外之间的边界逐渐形成(图1、图2)。

3.png

图1 20世纪60年代与常规公共建筑无本质区别的虹桥机场


image.png

图2 21世纪初数千万年旅客量的虹桥机场


航站楼更多是以功能定义空间的建筑,值机、安检、行李托运等功能空间在楼内占据了很大比例,航站楼主楼成为传统旅客流程的“处理器”。不同功能空间在航站楼内形成一个个相对的边界,旅客在整个航站楼中的旅程即是通过边界的流程,清晰的边界为旅客带来了不确定和不友好的体验。

在虹桥机场枢纽的设计中,设计团队尝试整合不同的交通方式,使其形成融合的综合交通枢纽,成为国内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范例,其依然存在清晰的物理界限(图3)。

image.png

图3 虹桥枢纽中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整合



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为物理边界的消隐提供了可能,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1)基于生物识别的无边界出行,减少了身份查验的要求。“OneID”等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为旅客流程由物理监管转入虚拟监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2)大数据背景下的差异化安检。无感安检极大简化了安检流程,使旅客可以在枢纽内部实现自由出行。

3)物理边界的消融和数字边界的重塑。未来航站楼的实体边界将转入后台,为后台的设计、管理提出了更多的挑战。

随着技术的持续发展,枢纽的边界并未消隐,而是通过土建与管理的融合,使物理边界持续消融,数字边界不断重塑。本文将其理解为四种融合:土建的融合,即建设技术的进步使航空与高铁的上下叠加建造成为可能;建设的融合,即不同行业规范纳入统一平台,消除行业壁垒;物理的融合,即安全运营的优化消弭整个枢纽内部的安检物理界限;管理的融合,即后台技术的革新实现枢纽内部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统一管理。四种融合给建设—设计—运营团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随着技术的进步、理念的进步,以及现代人出行方式、生活模式的持续变革,枢纽边界由水平整合向垂直叠合演变。未来,枢纽内部边界将持续消融,旅客可以真正在枢纽内部实现无边界通行。


2 从出行到交流:社会性空间的持续强化

随着边界的消融,传统的楼内功能从交通枢纽中得到释放,枢纽将满足城市综合体、城市会客厅等方面的需求,供旅客社会交往的空间属性也会进一步得到强化,商业、酒店等业态将呈现出多元性与融合性,从而为旅客的各种社会活动在枢纽内部的发生创造可能。这将会对交通建筑室内空间的塑造提出更高的要求。例如:更加强调其内部空间的多元性,强调线性空间与节点空间的融合,赋予更多体验性与城市会客厅属性,充分尊重所在城市的地域性,充分考虑旅客行进的体验感。

2.1 契合城市品位的空间体系规划

机场枢纽可以被看作同一穹顶下的微观城市,因此在枢纽内部空间体系规划中,建筑师需要充分考虑城市品位。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T4航站楼肩负着第19届亚运会重要配套设施的使命,是展现杭州市新形象的窗口。设计以“表达江南文化脉络,彰显杭城文化底蕴”为基石,结合了航站楼的使用功能和空间特点,以荷花和莲叶为设计主题,展现杭州市秀雅、精致、温润的气质,以及国际、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图4)。

6.png

图4 萧山机场T4航站楼

在阿布扎比国际机场的规划设计中,建筑师以城市设计的手法塑造了室内空间,结合雕塑、节点广场塑造了丰富的室内空间序列。

2.2 注重重要节点的公共艺术设计

当通过技术手段打破枢纽内部边界后,传统的功能性空间得到释放,机场也有更多的机会与公共艺术进行深度结合。此外,作为凝聚不同身份和不同感情人群的等待空间,机场更像是一个大众舞台,更加需要强调场所感。

结合旅客体验序列,建筑师在设计好机场的空间骨骼后,引入公共艺术,对节点气氛进行装饰和渲染,打造与城市气质一致的城市艺术客厅,使航空港转变为艺术港,从而实现“交通”与“艺术”的融合,具体可体现为以下几点:

1)色彩应融入枢纽色彩体系。以现有色彩体系为创作背景,新的色彩应融入体系,彰显其独特性,构筑全域化公共艺术空间,提供交互式的文化体验。枢纽作为背景展示的平台,强调艺术品、工艺品、构件等细节,因此色彩应更加突出艺术品,以带来更大的视觉冲击力。

2)细节应反映城市文化元素。细节体现城市元素符号和地域文化,构筑高水准城市艺术客厅——充分体现城市风格和精神,并成为当地艺术家的展示平台。

3)艺术应体现枢纽交通特色。艺术装置需围绕飞行、航空、铁路、航海等主题进行展开,通过IP形象的策划设计和精神地标的创作,结合细节处理和雕塑,打造鲜明的品牌特色,并且结合各种声光装置,实现多种形态的表达,具有视觉冲击力和文化感染力。

2.3 契合时代发展的航站楼内商业重塑

边界的持续打破为商业的融合提供了可能。在电子商务的冲击下,现在的枢纽商业已经由传统的购物式商业向展示性商业和体验性商业转变,机场已经逐渐演变为一个超强IP的大流量广告展示平台。在航站楼的设计中,建筑师要更加强调商业文化属性的塑造,结合城市特质进一步渲染商业氛围(图5)。

image.png

图5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卫星厅中庭


3 从绿色到健康:“后疫情时代”下的交通建筑

交通枢纽作为人员聚集的场所,应该加强对自身健康属性的考虑,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促使建筑师从更广的维度去思考交通枢纽与健康人居环境之间的关系,并对枢纽环境塑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韧性可变:航站楼的主要空间要充分考虑不同工况下的应用场景。当疫情到来时,对可能增加的疫情查验空间要有充分的考虑并做好预留。

可分、可合:对于楼内可能的高风险区域要适当地进行预留规划,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能够可分、可合。

健康建筑:建筑师应将传统绿色概念进一步延伸至关注旅客健康,充分考虑枢纽的韧性与弹性,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行业要进一步提出可量化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健康枢纽各项环境设计标准体系,营造包括声环境、光环境、热环境等系统健康空港,实现航站楼健康运维、旅客健康出行,完成由生态机场向健康机场的转变。

健康枢纽的塑造对不同场景的精细化设计和参数的修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设计团队要借助计算机手段,对不同场景下的枢纽工况进行模拟,修正枢纽建筑设计,通过场景或空间的精细化设计实现主要活动场景全覆盖。


4 从场站到城市:节点整合下的边界扩展

4.1 枢纽与周边地块的边界消融——活力隽永的片区设计

设计应以站点和枢纽为中心,利用交通带来的便捷人流吸引相关产业入驻,从而带动相关片区的发展,促进交通枢纽、商业办公、居住休闲等复合功能的综合开发,让以步行可达的交通站点为核心的片区产生联动。在城市由增量发展进入存量发展的今天,交通枢纽的建设如同催化剂,能够有效激发城市活力,形成多样性的产业与空间布局。

4.2 广域城市的边界扩展——集簇发展的城市布局

传统的城市布局以某一商业区域为中心,层层向外展开,可以理解为单核“摊大饼式”城市布局,会造成通勤时间长、职住失衡等问题。枢纽的多点式建设能够促进多个城市副中心的形成,有利于城市周边地区与城市中心区融为一体,更有利于广域城市的发展,极大缓解城区压力,促进城市健康发展。1小时通勤圈的形成极大地扩展了城市的边界,促进中心城区与周边城镇的协调发展。以枢纽为核心的交通网络犹如毛细血管,串联起整个城市群。

以上海市为例,新一轮《上海市交通发展白皮书》提出,中心城平均通勤时间控制在45分钟以内,主城区内轨道交通站点600米范围的覆盖率超40%。该目标的实现需要不同交通线路、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相互叠合,因此交通枢纽的建设是其有力保障。

4.3 城市间的边界消弭——枢纽串联的大都市圈

大都市圈的建设要依托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依托主要航空干线与铁路干线的相互串联,以及城际铁路、高速公路体系的发展。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能够通过强化主要交通方式之间的无缝换乘(如空铁联运等),有效整合多种交通方式,进一步强化综合交通体系和交通同城效应,打造枢纽上的都市圈,形成大都市圈内城镇群协同发展的格局。目前,上海市提出了“长三角主要城市2小时可达,上海大都市圈主要城市1.5小时可达”的建设目标,建成融入国家交通网络主骨架、支撑长三角区域交通一体化、与上海城市空间布局相协调、多种方式融合发展的综合交通体系(图6)。

image.png

图6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鸟瞰


5 结语

技术的发展不断推动机场枢纽的发展。枢纽的边界也逐渐经历了从形成到消融的过程。建筑设计打破传统专业边界,扩展学科外延,实现建筑、交通、社会等不同学科边界消融、扩展的枢纽建筑学、枢纽经济学、枢纽社会学。

建筑设计团队形成以建筑师为领头、多专业融合的综合咨询团队,传统的建筑设计企业转变为以空间形态为抓手的新型系统集成服务商,为社会打造满足人民美好出行方式的物质载体,营造符合时代精神的未来枢纽。




图片来源 图1:上海机场集团提供 图2、图3、图6: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图4:远洋拍摄 图5:胡义杰拍摄

媒体报道:https://mp.weixin.qq.com/s/4al-TUYQy4QBl5c5rskzwQ






近期新闻